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 部门动态 >> 文章内容
【“小城逆袭”勇争先 笃行实干建新功】“莹”光点亮群众“心灯”——记板桥镇薛峰中心村政务服务站代办员王莹
来源:韩城新闻网  作者:范增辉 张丹   阅读:143 2024-08-19

“喂,伯,我今天回村里给您弄一下养老年审,您在屋等着,我就上来了。”近日,板桥镇薛峰中心村政务服务站代办员王莹来到香山村村民丁宝林家中,上门帮他们老两口办理养老年审事项。

微信图片_20240819094014_副本.png

王莹是薛峰中心村政务服务站的代办员,在这个岗位上已干了两年多时间,与附近的村民也从一开始的陌生变得十分熟络,各项业务也逐渐熟练掌握。从薛峰中心村政务服务站到丁宝林家中,最短的路线也得40里山路,用时近一个小时,而这条崎岖蜿蜒的山路王莹已经不知道走了多少次。

微信图片_20240819094024_副本.png

丁宝林今年68岁,三个女儿都远嫁河南,平时只有老两口在村里生活。“对,就是这样,伯,您抬起头,再眨一下眼睛,好了!”在丁宝林家中,王莹很快便帮他们老两口办理好养老年审。王莹询问他们还有什么需要帮忙的事情,今年花椒长势如何?找到采摘花椒的工人没?在得知今年花椒不错,估摸能摘两三千斤,他们的女儿从河南那边找好了椒客,过两天就到时,王莹打心里为老人高兴,他们像亲人一样拉着家常。王莹说:“像丁宝林这样的老人还有很多,他们大部分都没有智能手机,更不会操作,自己和同事们就会上门帮村民一次性办理完相关的所有事项。”

“我们这村子离镇上远,村里年轻娃也都去城里了,自从中心村政务服务站成立以后,确实方便了很多,政策很好,服务也好,不管有什么事,莹莹娃总是跑上来帮我办,天热下雨的,不嫌麻烦。”丁宝林说。

“像王莹办理的养老年审,已经是我们服务站最平常的帮办代办事项,除了像村民需要办理的生育证、特困供养、临时救助、农机补贴申请,还有一些食品经营许可证、营业执照等63项业务,咱们服务站现在都可以帮办代办。”服务站值班村干部王明生说。

微信图片_20240819094028_副本.png

2021年11月,板桥镇利用原撤并乡镇所在地复建政务服务设施,成立我市第一个村级政务服务站——薛峰中心村政务服务站,覆盖共裕、薛峰、香山、王村4个行政村,以“镇政府能办的,政务服务站都能办”的原则,配备警务室、综治中心及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等基层工作点,让山区群众在家门口即可一站式办理所需的基层便民服务事项,走完基层服务群众的“最后一步路”。两年多来,服务站业务办理事项也从成立之初的27项增加完善到63项,累计服务群众8500人次,年办理事项3000余件,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服务体系更加完善、服务举措也有了更大创新,真真正正让群众深切感受到家门口的便民服务。

从丁宝林家中返回中心村,王莹接着又前往板桥镇薛峰村牛心组村民牛有学老人家中。院子里一群身着蓝马甲的人正在帮老人打扫院子,收拾屋子,随后王莹和他们一起拿着工具来到牛有学家的花椒地开始帮忙采摘花椒。

微信图片_20240819094033_副本.png

“咱们镇上的这些娃娃们真不错,经常过来,又是送药又是帮忙打扫院子,收拾屋子,还到地里给我干活。”牛有学说。

牛有学今年85岁,老伴常年生病,行动不便,他既要照顾老伴又要料理家务农活,子女们不在身边,是村里的重点帮扶对象,老两口说起这些“娃娃们”,内心掩不住感动。

牛有学口中所说的“娃娃们”,是板桥镇为方便山区群众办事,解决山区留守老人儿童各种困难问题,于2023年6月启动的党建服务品牌“邻里帮”,由村两委、监委干部为主,村民小组长、辖区党员、村民代表、热心志愿者共同组成的一支常态化服务队伍,是落实省、市“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的基层实践,也是基层服务资源整合,服务举措创新的重要成果。

微信图片_20240819094036_副本.png

从牛有学家返回服务站,王莹又来到共裕村邻里帮服务站,“邻里帮”志愿者正在陪一群小朋友读绘本、做游戏,王莹的孩子也在其中。“现在正值花椒采摘季,又逢暑期,很多村民都忙着摘椒没时间照看孩子,他们就可以把孩子放在‘邻里帮’服务站,有‘帮帮团’的同志专门照看,村民们也就可以安心干活了。”王莹说。

板桥镇共建立“一中心14站”,成立15支“帮帮团”队伍,实施“10+N”个帮办事项,主要帮助群众办理红白事、家务事、手机操作、跑腿代办、矛盾调处、便民服务、申请补贴、解读宣传政策、农产品助销、农业技术指导及其它群众需要帮办的事项。他们的工作从政务服务拓展到群众的生产生活方方面面,让老百姓随时能感受到党组织的服务和关怀,因他们统一穿着蓝色马甲,也被乡亲们亲切的称为“帮小蓝”。

政务帮办代办上门办、走完服务“最后一步路”,邻里互帮互助搭把手、架起干部群众“连心桥”。像王莹这样服务在基层一线的“代办员”“帮小蓝”还有很多人,不管是在村头巷尾,还是田间地头,随处都可以看到他们依托各自职能或技能特长积极投身基层服务的身影,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件件小事、琐事、平常事,对群众来说却是一件件急事、大事、重要事,有事“搭把手”,遇事“帮个忙”,难事“牵根线”,“服务有我,凡事不凡”的基层服务“新常态”和“邻里守望,相亲互助”的群众生活“新风尚”早已蔚然成风。

“每次帮群众办理完一件事情,我就感觉很有成就感,我会在这个岗位上不断提升服务!”王莹脸上带着淡淡的笑容,眼神温柔且坚定。

Copyright◎2007 2024 sxhcR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韩城市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913-5218708 韩城新闻网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913-5308567 省网络举报中心举报电话: 029- 63907152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 :12742009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61120240001
陕ICP备2024038696号-1 |陕公网安备61058102000313号
 
技术支持:西安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