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立体式联动摸排机制,让流动党员“流而有家”。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十项措施》,建立流动党员动态摸底排查工作机制。组织开展系统找党员、社区找党员、支部找党员、行业找党员等“四找”活动,建成流动党员信息台账,切实做到流动党员人数、基本情况、流动地点、从业状况、联系方式“五个清楚”,并将全市流动党员全部纳入库内管理,确保流动党员“进出”有数、“去向”有底。制定党员行前教育、平时教育、返乡教育“三个教育”措施,建立信息通报、协作共管等机制,实现“流出即知、流入即管”工作闭环,对流动党员实行有效动态管理。推动有序转接,严格按照属地管理、应转尽转原则,有序引导流动党员组织关系转接。今年以来转接流动党员组织关系120余人。 探索“互联网+党建”工作模式,让流动党员“流而有学”。采取“线上教育+线下补课”与“个人自学+结对帮学”相结合的方式,持续做好流动党员学习教育。充分发挥“陕西先锋”“渭南先锋”“韩城先锋”等微信公众号和“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等线上阵地作用,及时推送最新学习资料,做到流动党员平时教育不断线。采取“一对一”“多帮一”等结对帮学的方式,组织党员与流动党员结对互学互助,并通过多种途径,督促完成学习任务,让流动党员从“被动学”到“主动学”,再到“带动学”。组织返乡党员开展集中教育、座谈交流等活动,为流动党员“加油补钙”。今年以来,通过线上发送各类学习资料220余条,线下寄送学习资料420余份。 健全“双向”联系制度,让流动党员“流而有为”。时刻关注流动党员各方面动态,在重要节点,开展走访慰问,帮助生活困难流动党员解决“急难愁盼”现实问题,全面激发流动党员活力。采取设立党员示范岗、开展党员承诺践诺等方式,引导流动党员为家乡发展谋良策、出实招,争当家乡建设的“服务员”,切实增强责任感和归属感。引导流动党员主动到流入地党组织报到,亮身份、践承诺,主动参与流入地党组织的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截至目前,流动党员主动参与流入地基层治理、文明创建、志愿服务等活动158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