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万象>> 韩城网事 >> 文章内容
跨越66载岁月长河 雪域英魂终与故乡“重逢”
来源:韩城新闻网  作者:鱼晓娜 高鹏 董林丽   阅读:20 2025-04-21

4月15日,西藏平叛牺牲烈士陈荫悟、师天喜两名烈士的后人来到市退役军人事务局,送上一面绣着“六十六年寻至亲终圆梦 三千公里助英魂归故土”的锦旗,为这段延续三代人的寻亲传奇画上温暖句点。

时光回溯到1959年,一群风华正茂的韩城青年告别黄土高原,毅然踏上保卫边疆的征程。在西藏平叛战役中,他们用血肉之躯筑起钢铁长城,将年轻的生命永远镌刻在高原雪山上。如今,西藏洛扎县烈士陵园内48座墓碑静默伫立,其中20余座墓碑上“陕西韩城县”的籍贯标识,成为两地血脉相连的无声见证。

跨越66载 1.jpg

66个春秋更迭,作为烈士的后人始终未曾放下寻亲执念。“我爷爷是陈荫悟烈士的亲哥哥,这么多年过去,爷爷从来没有停止寻找自己的弟弟。当时只知道牺牲在西藏,据有关资料记载,是牺牲在洛宗寺的战斗中,但多年来经过多方联系考证,始终没能找到埋葬地的相关信息。”陈楠说,“爷爷去世时曾留下遗言,让我们不要放弃,一定到找到他的弟弟陈荫悟。”

清明节前,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发布了多位韩城籍烈士牺牲于多宗战役,埋葬在洛扎县烈士陵园的信息。陈楠和家人立即将爷爷留下的信息进行比对,终于确认了陈荫悟烈士就是家里多年寻找的亲人,承载着几代人的寻亲心愿,跨越时空,在此刻得以圆满。

跨越66载 2.jpg

今年77岁的闫振启是烈士阎振计的亲弟弟,家住道口梁瓦沟村。“这些年,我从内心上讲一直想去看一下,找一找,但不知道哥哥埋葬在哪。”闫振启说,“接到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电话时,他们说找到了到我哥哥的安葬地,我真的非常激动,以后也会让晚辈去到那里,替我把老哥哥祭扫一下,完成我的心愿。”

“因年少离乡参军,家里就把我的父亲过继给了师天喜,这么多年过去,找到爷爷师天喜烈士成了我父亲一直的夙愿。为此,我也曾专门去到西藏,在那曲、山南多地寻找多宗战斗烈士埋葬地,但都无功而返。这一次寻亲成功,积压多年的情感终于有了归处。”师国栋说,“六十多年的风雨沧桑,染白了几代人的鬓角,却从未磨灭我们的信念。无数次失望后又重新燃起希望,如今终于知道祖父长眠之所,全家人多年的心愿终于成真。”

跨越66载 3.jpg

今年以来,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启动“为烈士寻亲” 专项行动,工作人员在堆积如山的档案中抽丝剥茧,通过跨区域协作、历史资料比对等手段,终于在洛扎县烈士陵园的记录中,发现“韩城”与烈士信息的关键重合。当工作人员拨通一个个寻亲电话时,电话那头传来的惊喜啜泣,让跨越半世纪的思念瞬间奔涌。

“这不仅是对烈士的告慰,更是对历史的深情回望。” 据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负责人介绍,“为推动寻亲工作,我局联合西藏当地部门、韩城籍志愿者,创新构建‘线上大数据比对+线下实地走访’立体寻亲网络,最终帮助20余位烈士‘魂归故里’。”

如今,雪域高原的罡风依旧掠过洛扎县烈士陵园,但那些曾沉默的墓碑已不再孤独——千里之外的韩城,烈士纪念馆里陈列的家书、学校课堂讲述的英雄故事,让他们的精神血脉在新时代生生不息。

这场跨越66载的寻亲行动,是对烈士的致敬,更让“崇尚英雄、捍卫英雄”的信念,化作激励后人砥砺前行的磅礴力量。未来,我市将持续推进烈士寻亲工程,让更多“沉睡”的忠魂与亲人实现跨越时空的重逢,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Copyright◎2007 2024 sxhcR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韩城市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913-5218708 韩城新闻网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913-5308567 省网络举报中心举报电话: 029- 63907152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 :12742009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61120240001
陕ICP备2024038696号-1 |陕公网安备61058102000313号
 
技术支持:西安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