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万象>> 韩城万象 >> 文章内容
【文物说话·韵味韩城】古人解衣带结之神器 ——“玉觽”(xi)
来源:韩城新闻网  作者:韩城新闻网   阅读:121 2024-09-09

梁带村芮国遗址博物馆有一组玉器,它叫觽,是古人解衣带结之神器。中国早期服饰没有纽扣,一般是用绳子系住,而周人注重礼节,为避免衣带散开导致走光失礼,通常会把绳子打成死结,解衣带结时则需要借助弯角型的觽(xi),因此觽成为人们携带在腰间的小型生活用品。

微信截图_20240909085028_副本.png

这两件玉觿整体虽然是龙的形象,但龙尾部分却被雕刻成了又尖又弯的兽牙形。这还要从觿最早的用途上说起。觿,又叫做“解结锥”,是一种随身携带用来解结的小型工具。古人讲究礼节,穿衣系带时,为了防止衣带散开致使衣裤脱落走光失礼,往往会将衣带打成死结,所以就会随身佩戴这种解结工具。在新石器时期,觿就已经出现,当时多由动物的角骨制成,商代开始出现了用玉做成的觿。随着社会的发展,觽被赋予了一定的隐晦含义,它作为成年人或已婚少年的标志性的腰间佩饰物,表示佩带者具有解决问题的能力。

有关“童子佩觽”的记载可追溯到西周初期的《诗经》:“芄兰之支,童子佩觽,虽则佩觽,能不我知。”汉代刘向《说苑.修文》:"能治烦决乱者佩觿,能射御者佩韘。"后遂以"韘觿"借指智勇兼备的少年。

Copyright◎2007 2024 sxhcR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韩城市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913-5218708 韩城新闻网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913-5308567 省网络举报中心举报电话: 029- 63907152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 :12742009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61120240001
陕ICP备2024038696号-1 |陕公网安备61058102000313号
 
技术支持:西安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