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城是史圣司马迁的故里,算下来我已经来过大概有六、七次了。第一次来是1983年,到现在已经四十多年,我们《史记》研究会是2001年成立,至今也有25年了。这期间有关键的“三个五”,分别是2005年、2015年和2025年,分别对应司马迁诞辰2150周年、2160周年和2170周年,所以这每十年的纪念日,我们都要来拜谒司马迁。
11月1日,以“《史记》研究的现代价值”为主题的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司马迁故里渭南市韩城市隆重举行。作为本次盛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主办方之一的渭南师范学院精心策划的“《史记》研究成果展”精彩亮相,以其丰硕的成果和深厚的地域特色,赢得了与会专家学者的高度赞誉。
11月1日至2日,“《史记》研究的现代价值”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史记研究会第二十二届年会主题报告会在我市举行。来自10个国家的近200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史记》这部史学巨著的深邃内涵与现代价值展开深度对话。
11月1日至2日,“《史记》研究的现代价值”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史记研究会第二十二届年会主题报告会在我市举行。来自10个国家的近200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史记》这部史学巨著的深邃内涵与现代价值展开深度对话。市融媒体中心记者采访了部分专家学者,听他们缅怀史圣、畅谈《史记》、寄语韩城。
11月1日下午,“《史记》研究的现代价值”国际学术研讨会——司马迁诞辰2170周年暨中国史记研究会第二十二届年会主题报告会顺利举行。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共聚韩城,阐述新时代下传承和弘扬史记文化的意义。市融媒体中心记者采访了部分外国专家学者,一起听听他们对司马迁和《史记》的理解。
今年是司马迁诞辰2170周年,由中国史记研究会、渭南师范学院、陕西省司马迁研究会联合主办的司马迁诞辰2170周年暨中国史记研究会第二十二届年会拜谒史圣活动,今天在司马迁祠景区举行。
“只要大家和国府上下同心、官民一心,不出十年,秦国定会富裕强大起来!”在司马迁祠景区的游客服务中心广场上,许多游客被正在上演的历史话剧《立木为信》所吸引,演员们忘我投入的演绎,引得大家纷纷驻足观看、连连称赞。
秋风执笔,层林尽染;霜叶似火,诗意正浓。板桥镇香山红叶风景区已步入一年中最富魅力的时节,诚邀您共赏这幅绚丽的秋日画卷。为共同营造一个舒适、有序、安全的诗意游览氛围,让每一位游客都能尽情沉醉于香山的醉人秋色,我们诚挚向您发出如下倡议:
金秋重阳至,新风暖人心。10月29日,在市委宣传部精心指导下,由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主办的“倡树新风 情暖重阳”移风易俗文艺巡演第三场在党家村上演,《历史长河中的党家村》新书发布仪式同步举行。
10月28日至29日,市融媒体中心联合市文联、爱心企业宏阳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先后来到西庄镇上庄村和西庄村,开展“情暖重阳”主题慰问活动,为老人们送去节日的问候和温暖。
当秋风拿起画笔 韩城的山与水瞬间换上了 年度最惊艳的盛装 若你此时探寻 哪里的秋色最浓烈 那片满是人声与红叶的香山 便是唯一的答案
近日,在司马迁祠景区,一道流动的风景线悄然出现——由市司马迁图书馆精心打造的“移动图书馆大巴”正式投入服务。这一创新举措,以文化赋能旅游,为古老的史圣祠增添了浓郁的书香氛围,成为景区提升服务品质、深化文旅融合的新亮点。
2025年10月20日,在司马迁祠景区祠院内一位八十岁老人突发低血糖晕倒,情况十分紧急,景区医护人员、工作人员第一时间赶到山顶为晕倒老人提供救援帮助。
当六年级、七年级的学生们身着汉服,在司马迁祠与厚重的历史对话,在《史记》故事演绎中感悟治史精神——这不是一场普通的校园活动,而是我市创新思政教育、推动文旅融合的生动实践。
若想读懂韩城的秋,总要先踏足司马迁祠的山径。当千年祠堂的青砖遇上秋日的杨树林,时光便在此处放慢脚步,任历史的厚重与季节的鲜活,在风里慢慢缠绕、沉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