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万象>> 韩城万象 >> 文章内容
【评论】从“行走的思政课”看文旅融合的深层价值
来源:韩城新闻网  作者:冯丽颖   阅读:6 2025-10-27

当六年级、七年级的学生们身着汉服,在司马迁祠与厚重的历史对话,在《史记》故事演绎中感悟治史精神——这不是一场普通的校园活动,而是我市创新思政教育、推动文旅融合的生动实践。

近期启动的风追司马、铭记历史中小学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以其独特的教育形式和文化内涵,不仅为思政教育开辟了新天地,更为司马迁祠景区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注入了灵魂。

司马迁祠景区的行走的思政课绝非一时兴起。事实上,这样的实践教学已持续开展多年,每年吸引周边县市学生万余人次参与。这种持之以恒的文化深耕,体现了韩城对历史文化遗产当代价值的深刻理解。当其他地方还在争论文化如何为旅游服务时,韩城已经找到了让文化自己说话新路径那就是通过精心设计的实践方案,让学生们在汉太史牌坊前驻足,在情景剧演绎中触摸历史的温度。这种教育方式,远比教科书上的文字更具感染力。

从教育维度看,行走的思政课实现了从知识灌输到价值引领的转变。在司马迁墓冢前朗读致敬信,在青铜塑像前行汉礼,这些充满仪式感的活动,让抽象的价值观教育变得具体可感。当学生们在《史记》知多少知识问答中思考,在汉代礼仪学习中体验,他们获得的不仅是历史知识,更是文化认同和精神传承。这种浸润式教育,恰恰弥补了传统课堂的不足,让思政教育真正入脑入心。

从文旅融合角度看,这种创新实践为景区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司马迁祠景区创建5A级旅游景区,不仅需要硬件提升,更需要文化内涵的深度挖掘。通过将万余名中小学生请进来,韩城让沉睡的历史文化资源焕发新生,使景区成为生动的教育课堂。这种文化+教育+旅游的深度融合模式,既丰富了旅游体验,又提升了景区的文化价值,形成了良性循环。

每个文化景区都蕴藏着独特的人文禀赋与教育潜能。司马迁祠景区正是立足于自身深厚的历史底蕴与“史圣”文化特色,不刻意追求形式上的标新立异,而是沉下心来,把“研学”与“人文”做深、做实。在这里,学生不是简单“逛景区”,而是真正走进历史现场,触摸文化脉络,实现“以文化人、以史育人”的沉浸式学习。

文旅融合并不需要千篇一律的模板,关键在于找准自身的文化定位,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内容优势、教育优势和体验优势唯有这样,文化景区才能在长远发展中焕发持续的生命力,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踏实而坚定的道路。

Copyright◎2007 2024 sxhcR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韩城市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913-5218708 韩城新闻网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913-5308567 省网络举报中心举报电话: 029- 63907152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 :12742009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61120240001
陕ICP备2024038696号-1 |陕公网安备61058102000313号
 
技术支持:西安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