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在第30个“世界读书日”暨公共图书馆服务宣传周期间,我市司马迁图书馆联合约读书房流通服务点,开展“悦享每刻”读书沙龙活动,为市民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阅读盛宴。
近日,持续的干旱天气给各地农业生产带来了严峻考验。在我市种粮大户张永红的麦田里却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成片的小麦挺拔翠绿,麦穗饱满。这份“逆势生长”的背后,正是滴灌技术发挥的强大作用。
韩城古城,故事从未停止……在那条浸满时光的老街上,消失的东西正在以另外一种表达方式重生。古城明清一条街的一家小店铺里,60岁的薛碧勤正对着抖音直播镜头介绍身上的土布衣服,这种仿佛已经消失的盘纽土布衫在直播间里“苏醒”。
4月16日,走进金城街道范村采摘园,绿意盎然的藤蔓间,一颗颗圆润饱满的普罗旺斯西红柿挂满枝头,吸引着周边县市的游客纷至沓来,为沿黄观光路经济带注入了新的活力。
4月15日,由市农业农村局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办的果园高接换优现场会在芝川镇城北村举行。此次现场会,旨在推广高接换优技术,助力果农优化果树品种结构,提升果品质量与经济效益。
近日,记者来到韩城昇隆循环产业有限公司龙钢年产150万吨钢铁渣粉项目的建设现场,厂区内机器轰鸣,施工人员忙碌有序,项目正在加速建设中。
学生在校就餐是关系民生、社会关注的大事,更是为民利民的重要体现。近年来,市教体局将学校食品安全监管与饮食服务质量提升工作置于重要位置,通过健全制度、强化监管、创新手段等一系列有力举措,全力以赴将学校食堂打造成“学校尽心、学生舒心、家长放心、社会安心”的“四心”食堂 ,以真抓实干托起教育领域里沉甸甸的“大民生”。
近日,市科协联合陕西继续教育大学,特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李建明老师深入西庄镇郭庄砦村开展“育人才 兴产业”设施蔬菜管理技术专项培训。
他们生于泥土、长于阡陌,用沾满泥土的双手和饱含智慧的头脑,将传统农耕经验与现代技术融合,成为撬动乡村产业振兴的“金钥匙”。他们被乡亲们亲切称为“田秀才”“土专家”,以“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的务实作风,让技术“飞入寻常百姓家”,让荒山结出“致富果”
在我市发展氢能产业的路上,陕西旭强瑞清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可以说是一位见证了初生、摸索、起势全过程的关键角色。作为全省第一批氢能链主企业,旭强瑞在发展运营氢能重卡方面已经成为全省的领先企业,如今在旭强瑞的带领下,韩城已拥有120辆氢能重卡,数量位居全省第一。
务农重本、国之大纲。近年来,我市在国资国企改革中直面农业产业的问题与痛点,按照资产关联、业务协同的原则成立市属粮农集团,通过盘活低效闲置资产、连片科学高效种植等方式为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全新活力,铺开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发展新画卷。
小小一餐饭,惠及大民生。近年来,芝川镇司马迁小学始终秉持“均衡营养,科学膳食”的理念,充分考虑学生的饮食习惯,积极吸纳膳食监督家长委员会的意见建议,精心规划每周菜谱,致力于将“校园餐”打造成学生的健康保障,让孩子们吃得安全、吃得营养。
4月8日,西庄镇沟北村的葫芦基地门口热闹非凡,一场独具特色的文艺助演活动正在进行。活动现场,来自五湖四海的客商穿梭在葫芦展品之间,考察洽谈,订货下单。此次活动以文化为台,经济登台唱戏,一幅产业兴旺、文化繁荣的美丽乡村新画卷正在展开。
4月是我国第37个爱国卫生月,今年的活动主题为“爱卫新篇章 健康‘心’生活”。为全面提升市民健康水平,我市将在4月份集中开展43场卫生健康主题活动,开启春日健康之旅,提高群众健康素养水平。
“农,天下之大本也。”近年来,我市紧扣“和美乡村建设”总目标,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为突破口,奏响了一曲乡村振兴的奋进之歌,让广袤乡村焕发出勃勃生机。
近日,在芝阳镇农业产业园区,红大地专业合作社项目和柏业兴悦冷库仓储建设项目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设中。项目建成后,将极大提升当地花椒的储存能力和加工水平,助力花椒产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