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如何提高思政课建设的实效性,把中职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摆在中职教育面前的时代责任。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决策部署,锚定改革目标与重点,以思政课建设为抓手,加快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提升职业教育办学水平,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强化党建引领 优化育人举措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思政课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
近年来,我市积极探索党建创优与思政课创新有机融合育人模式,以高水平党建引领思政课高质量发展,深入推动“五星支部”创建、“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建设,着力完善具有向心力、影响力、感染力的组织协同育人机制,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更好地为学生答疑解惑、排忧解难,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通过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成果巩固及中职思政教学团队教学能力创新,不断增强育人效能、育人质量。
丰富校园文化 营造育人氛围
“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不断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我市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创新教学方式,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材施教,探索适合本地区、本学校、不同学生群体的思政课教学新方法。
充分挖掘学校特色文化,突出师资建设、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内涵式发展4项重点任务,以学生社团、社会实践、职业教育活动周等为载体,进一步丰富学生校园文化生活,积极巩固校园20余个社团教育成果,做深做实做好社团管理,较好满足学生多元化发展需求。紧抓全国“双优校”创建契机,不断优化办学条件,提升校园文化内涵,积极推进传统文化进校园,传承工匠精神,打造“匠心韩职”育人平台,大力弘扬敬业守信、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努力培养更多政治素质好、业务技能精的专业人才。
拓展思政课堂 打通育人渠道
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对思政课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我市广大思政课教师积极探索教学方法改革,采用案例式教学、互动式教学、体验式教学等新方法,推动思政课教学效果显著提升。
通过建好守牢课堂主阵地,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技术技能人才成长夯实思想基础。创新思政课形式,把思政课开到实训基地和实习车间,依托特色社团、志愿服务、公益宣传等活动,着力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增强思政课实践教学效果,让学生在实践中明确职业定位,树立人生志向,传承工匠精神,焕发出当代青年的蓬勃力量。
搭建实践平台 提升育人实效
整合社会资源,充分发挥校企“双元”育人作用,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实践和就业平台,积极探索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新模式,进一步推进协同育人,汇聚多方力量切实画好校企融合发展“同心圆”。坚持以赛促教强技能,发挥“校—市—省—国”四级联赛平台作用,吸引学生广泛参与,让学生在赛事竞技中振奋精神、重拾信心,凝聚职业教育大有可为、职教学生也有光明前途的广泛共识。
近两年,在思政课建设的带动和辐射下,实现中职思政教学团队国家级教学能力比赛三等奖、省级职业院校技能大赛6个一等奖的突破;107名教师在省市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班主任能力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中获奖89项,6个教学团队在省市教学能力比赛中获奖8项;近50%的毕业生升入“双高”职业院校;近900名学生高分通过“1+X”证书考核,通过率达到98%;累计开展各类培训和服务2576人次,职业技能鉴定人数连续刷新历史纪录,职业教育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不断向优,持续助推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