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促进就业、创业是改善民生和解决民需的重要一环。在推动民生改善的进程中,市人社局积极作为,以送政策、送服务、送岗位、送温暖“四送”活动为依托,深入开展“一对一”就业帮扶行动,如春风拂过大地,为就业困难群体送去希望与温暖,用心用情用力解决他们的就业难题。
春节前夕,当人们都沉浸在节日的喜悦氛围中时,市人社局的工作人员已踏上了帮扶之路。他们走进芝川镇滩子村脱贫劳动力薛军宁的家中。
48岁的薛军宁,多年来靠着在本市与合阳两地做瓦工维持家庭生计,当下待业在家,生活陷入困境。市人社局工作人员依据前期广泛收集的空岗信息,按照 “分类施策”“一人一岗” 的精准原则,精心筛选出3个岗位推荐给薛军宁。经过工作人员耐心细致的分析讲解,薛军宁对其中加工通风管道的工作表现出浓厚兴趣。
人社局工作人员立即带领薛军宁前往位于金城街道范村的昊志方圆实业公司实地考察。参观完企业后,薛军宁表示需要回家慎重考虑。
春节假期刚过,人社局就业科工作人员便牵挂着薛军宁的就业进展,主动打电话询问情况。薛军宁告知,目前他在合阳还有工作,预计5月底才能返回。工作人员承诺,等他回来后会持续为其推荐合适的岗位。
与此同时,龙门镇马庄村三组的刘秋燕也在为就业发愁。36岁的刘秋燕作为去产能分流人员,失去了经济来源,一直未能找到合适的工作。市人社局在了解情况后,迅速行动,多方协调沟通,筛选出符合她条件的岗位并主动 “送上门”。
2月19日,工作人员来到刘秋燕家中提供就业援助服务。经过对比,刘秋燕对弘扬驾校提供的岗位较为满意。第二天,工作人员便带着刘秋燕前往弘扬驾校。经过双方深入沟通交流,企业和刘秋燕都对彼此十分满意,当场商定次日即可入岗培训。
近日,记者来到弘扬驾校看到,刘秋燕已经能够熟练地帮助报名学员进行体检。经过这段时间的培训,她工作起来愈发得心应手,整个人也变得更加自信。
人社局就业科科长薛江峰介绍,为实现人岗精准匹配,促进高质量就业,他们前期多次深入各镇办,对就业困难人员进行全面摸排。根据就业困难人员的学历、专业特长、工作经历等特点,精心开展岗位匹配工作,力求让每一个人都能找到发挥自身优势的岗位。
近年来,随着我市外地回流的脱贫劳动力以及企业去产能分流人员逐渐增多,他们面临着收入不稳定、再次返贫的风险。面对这一情况,人社局主动下沉服务,要求市、镇、村全面掌握脱贫劳动力、去产能分流人员等的就业状况与意愿,强化动态监测管理,建立详实的失业人员信息档案,为 “一对一” 精准就业帮扶筑牢基础,确保就业工作有序推进,取得实效。
市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赵亚萍说:“就业困难群体的增收问题,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的重点民生工作。人社局开展的就业援助行动,旨在让就业困难群体能够找到工作,实现稳定增收。今年1月上旬以来,通过承办渭南市就业援助月专场招聘活动、成立就业咨询团提供全程就业创业指导、线上线下同步开展政策宣传和岗位推荐,以及一对一进家入户开展‘送岗位、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 等一系列扎实有效的举措,全力推动就业帮扶工作,让困难群众年前找到工作,年后顺利上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