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at does your mother do?”“She is a doctor!”近日,新城六小三年级(2)班的英语课堂上,学生们正与AI智能体进行情景对话,练习“询问职业”的口语表达,人工智能技术正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教学方式。
在这堂以《My Mother Is a Doctor》为主题的英语课上,教师李娜通过AI技术构建沉浸式“职业体验馆”,将教材人物升级为具备实时语音监测、语法纠错能力的AI智能体,实现“询问职业”等情景对话的互动式口语训练,营造真实语言交流语境。在知识巩固环节,将核心知识转化为动态视频素材与“单词消消乐”网页游戏,通过“文生图—图生视频”的可视化呈现和游戏化设计,让学生在趣味场景中强化词汇记忆与运用能力,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我感觉上这种课既学得多,又学得快,并且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掌握更多的单词。”学生薛淇心分享着与人工智能一起学习的乐趣。
“作为老师,更要用一种积极主动的态度拥抱AI技术给我们的课堂带来的变革,让它为课堂增加一些活力,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让学生在AI技术赋能的学习氛围中,把课堂变得更加生动。另外,虽然AI技术可以很好的辅助教学,但我认为它不应该成为老师的替代,而是成为辅助老师提高教学效率的工具。”教师李娜说。
为了提升教师在教学中运用AI技术的能力,推进人工智能及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新城六小成立了人工智能工作室,开展人工智能赋能学科创新教学培训,对教师课例进行打磨,确保人工智能与教学的有效融合,构建直观的学习场景,打造出沉浸式、游戏化的语言学习新体验,从客观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让传统课堂焕发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