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 韩城民生 >> 文章内容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硬核“三招”破局基层减负难题
来源:韩城新闻网  作者:冯丽颖   阅读:89 2025-08-04

“终于不用24小时盯着消息了!”板桥镇东风村党支部书记范蓓蕾翻开写满农户诉求的走访记录本感慨道。今年以来,该镇以整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为突破口,通过解散工作群、压缩会议时长等硬举措,让干部月均下村天数从10天增至15天,走出了一条“减虚功、增实劲”的基层治理新路径。


工作群“瘦身”

从“群海战术”到“精准传达”

板桥镇瞄准“工作群泛滥、消息轰炸”等痛点,大刀阔斧开展专项整治。以往,镇干部手机里10多个工作群消息不断,“爬楼”看通知每晚最少得花半小时,还常漏项;村民看群里“长篇动态”,更是雾里看花不知重点。今年,一场“指尖减负”行动在该镇打响——一次性解散13个非必要群组,仅保留机关干部、支部书记2个核心群;每日汇总的“长篇动态”精简为各科室1-2条核心工作,“为65岁以上老人免费体检”“拟新增社会救助对象公示”等事项一目了然。

“以前大事小事都往上写,密密麻麻乱哄哄的,村民都不知道重点干了啥。现在就几条紧要事,一眼就看得明白。”范蓓蕾指着手机里的群聊记录说。如今,干部手机里的“提示音”少了,跑村入户的时间多了,田间地头成了新的“办公主阵地”。


会议“提质”

变“长篇大论”为“精准施策”

会议精简提效,是板桥镇基层减负的另一记实招。各类会议人数精简、时间缩短,但部署的任务更贴近民生:“夏季交通安全排查及秸秆禁燃工作”“地质灾害点三查及采煤沉陷区移民搬迁工作”……字字句句都聚焦群众关切。

“会议虽然时间短了,但我们却讨论出新的养老保险落实方案。”板桥镇综合经济与发展办公室工作人员介绍。会议效率提升后,干部腾出更多精力下沉一线。数据显示,全镇干部月均下村天数从10天增至15天,过去“坐办公室填表”的场景,正被“田埂上解读政策”“广场上调解纠纷”的新画面取代。


服务“下沉”

改“坐等上门”为“主动问需”

减负不是减责任,而是让干部把心思放在群众“急难愁盼”上。板桥镇14个村用活“民生微实事”台账——既有河道整治、道路硬化等“大工程”,也聚焦残疾老人买药不便、果园销路窄等“小民生”,一村一本账梳理出140件实事,截至目前已办结105件。

微信截图_20250804105711.png

如今,干部们的走访记录本越记越厚,河道安全巡查、养老保险推进、校园安全检查、采煤沉陷区搬迁安置…… 一件件带着露珠、沾着泥土的民生实事,记录的是家长里短,折射的是作风之变。“现在干部来村不拍照、不填表,就问‘地里缺啥、家里难啥’,这样的作风才是咱老百姓盼的。”跃进村村民高东民高兴地说。

基层减负不是终点,而是服务群众的起点。板桥镇镇长文学艺表示,下一步,板桥镇将以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为引领,在精文减会“瘦身”、指尖治理“清源”的基础上,实施基层干部“正向激励+反向评议”闭环管理,深化“邻里帮办+网格代办”服务模式,健全民生问题解决机制,将减负成效转化为建设“三基地一环线”(即:中药材种植基地、绿色能源光伏基地、绿色农产品供应基地、乡村旅游环线)的实干动力。

“减负”不是冰冷的“数字游戏”,而是用更实的作风、更暖的服务,把“群众的事”真正刻进日常。当形式主义的“虚功”退去,留下的,是沾着泥土的初心,是滚烫的民生温度。

夏夜的风掠过田野,捎来花椒的清香。此刻的板桥镇,正以更轻盈的姿态,在“小城逆袭”的道路上,越走越坚实。

Copyright◎2007 2024 sxhcR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韩城市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913-5218708 韩城新闻网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913-5308567 省网络举报中心举报电话: 029- 63907152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 :12742009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61120240001
陕ICP备2024038696号-1 |陕公网安备61058102000313号
 
技术支持:西安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