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兴,则农村兴;产业富,则农民富。近年来,芝川镇因地制宜,发展柿子产业,不断完善道路、灌溉等基础设施,推广先进管理技术,引导农户扩大种植规模,推动柿子产业向标准化、集约化发展。
金秋十月,硕果盈枝。走进芝川镇桃李村的柿子园,成片的火葫芦柿子迎来采摘期,圆润饱满的柿子如盏盏灯笼压弯树梢,果农们穿梭林间,采摘、筛选、装箱,忙得不亦乐乎,一派丰收的喜人景象。

“我这里是2亩地,能摘1万多斤柿子。今年柿子比往年价格高一点,销路不成问题,估计能卖八九千元。”桃李村村民王选章说。
在桃李村的街道上,一辆大货车停在路边,来自浙江的客商鲍智宏忙前忙后,与工人师傅一起将一筐筐刚采收的柿子装车,确保新鲜柿子能尽快运往浙江市场。客商上门收购,“地头”直接装车,这种“产地直发”的模式,不仅解决了桃李村柿子的销售难题,更让小小的柿子成了村民致富的“金果子”。

“我来韩城收火葫芦柿子已经十来年了,这里的火葫芦柿子质量是最好的,在我们市场深受欢迎。我计划在这里收50万斤,现在已经入库20万斤了。”鲍智宏说。
目前,芝川镇全镇柿子种植面积已达8000亩,其中以火葫芦为主打品种,年产量稳定在2万吨左右,产业基础日益坚实。芝川镇嵬东片区还建设了贮存冷库,打造完整的仓储物流链,已成为全市柿子的集散中心,产品远销浙江、湖南、北京等地,拥有稳定的客商资源。

“芝川镇将把柿子产业作为促进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的核心特色产业重点培育,鼓励种植大户牵头组建柿子协会,整合产业资源,规范种植与销售标准。同时,邀请柿子管理技术专家开展专项培训,从源头保障产品品质。我们还注册‘芝川镇火葫芦柿子’品牌,强化本土产业标识,提升产品附加值,助力柿子产业实现规模化种植、品牌化运营、效益化增收,让更多村民共享产业发展红利,推动柿子产业成为乡村振兴的另一支柱性产业。”芝川镇副镇长贾少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