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弘扬新风正气,推进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文明乡风,移风易俗是关键。
近年来,我市坚持破立并举、靶向施策,积极探索移风易俗工作新路径,引导辖区各镇(街道)运用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村规民约、积分制等一系列举措,开展移风易俗、破除陈规陋习活动,倡导文明新风,不断提升居民群众的“文明指数”和“幸福指数”。
走在我市的街头巷尾、田间地头,迎面而来的是清新舒畅的空气,感受到的是人与人之间和谐美好的氛围,移风易俗恰如一股春风、一股暖流,润物细无声地融进村民柴米油盐的生活,吹奏出一曲有温度的新时代文明之歌。
“红白理事会”
理出文明新风尚
“自从村上提倡移风易俗以来,现在大家办红白喜事讲排场、比阔气的陈规陋习越来越少了,攀比风气也得到很大改善……”6月21日,在板桥镇王村“推进移风易俗、倡树文明新风”宣传活动现场,村民郭先生开心地说。
今年,王村制定了红白理事会的运行章程、操作规定、责任分工,严格了办事流程,明确了就餐标准,并执行事前不请客的硬控制度,让移风易俗有章可循。通过发放相关宣传资料和每季度开展一次“文明讲堂”等方式,引导群众做文明新风尚的倡导者、践行者。今年,全村共规范指导白事7场、红事6场,切实发挥了村红白理事会倡树文明新风、遏制陈规陋习的作用。
“化俗不易,贵在因民。”按照“示范引领、以点带面”思路,我市积极推行东白矾社区红白理事会、桥头村村规民约红十三条、寺马庄村乡村治理积分制、金城办文明新风基金等先进典型做法。同时,组织各镇(街道)依托文明实践所站、农村“大喇叭”广播等载体,创作展演戏剧《桃花与杏花》、诗歌《移风易俗换新颜》等节目,开展“破除天价彩礼 提倡移风易俗”宣传教育活动。联合民政等部门开展“见证最美幸福 引领婚俗新风”集体颁证仪式,组织各镇(街道)创新开展“文明实践小板凳”“小院茶摊会”“议事亭里议新风”“移风易俗新风尚 人大代表我先行”等宣传教育活动,扎实推进婚丧领域移风易俗改革工作。
“倡导红白喜事要简办、反对高额彩礼、反对盲目攀比……”风成于上,俗化于下。随着一项项举措、一件件实事的落地,如今,像王村一样推进移风易俗改革的村子越来越多,人人争做移风易俗践行者,参与文明生活新风尚,文明健康新风正在悄然兴起。
巧用“积分制”
兑出文明好乡风
干净整洁的巷道、修剪整齐的绿化带、错落有致的院落……在芝川镇寺马庄村,处处都充满了勃勃的生机。
这一切都得益于芝川镇巧用“积分制”,引导群众积极参与乡村治理带来的显著变化。
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增强乡村治理能力,芝川镇深度融合拓展“积分制+”模式,积极联系包联部门,将“好人模范”“文明家庭”等道德评议内容深度融入,每季度召开表彰大会,通过物质兑换、奖惩通报等形式,用“小积分”产生“四两拨千斤”的效果,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和积极性,移风易俗观念日渐深入人心。
以村为单位,镇级加强指导,我市坚持积分制形式推进移风易俗,积极探索家庭文明积分管理,以“小积分”撬动“大文明”。
板桥镇积分制工作同村民长期在村、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人居环境、乡风文明、重点工作、中心任务等方面相结合。同时,“积分制+X”项贴合村情实际,同村防火、防汛、产业发展、重点项目实施等工作相结合,由各村积分管理小组对照村积分制管理评分细则进行评分,并定期公示。通过各项举措在调动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自治的积极性的同时,做到表彰宣传加分先进户,引导更多村民向先进看齐,让积分制管理模式有效“着地”。
“积”出新干劲、“攒”出新风尚。我市积极通过推广运用乡村振兴“积分制”,转变干部作风,提升群众文明素养。各行政村结合自身实际,广泛征求村干部及村民群众意见建议,制定本村积分制工作方案,从乡村治理、移风易俗、文明新风、和谐友爱等方面量化细化道德标准和具体行为评分细则,细化积分标准,真正用“分”来考准考实家庭的日常表现。通过将移风易俗等事项纳入积分管理,把移风易俗转化为可考量化的指标,引导村民群众争做移风易俗的倡导者、践行者。“小积分”已逐渐成为抵制陈规陋习、弘扬文明新风、强化乡村治理的“大渠道”,为乡村再添新画笔,绘就全市乡村振兴秀美新画卷。
“道德评议会”
评出榜样“添”动力
榜样是看得见的哲理。从一个人到一群人,从一群人到一座城市,道德的力量在增长,文明的力量在传递。
近年来,新城街道陵北社区持续开展“韩城好人”“文明家庭”“道德模范”等评选活动,积极同上、崇德同善的氛围更加浓厚,涌现出“韩城市道德模范杨武奎”“韩城好人孙效民”“文明家庭李会平”等一批典型。通过分享他们的先进事迹,动员广大居民学习感悟身边先进感人事迹,积极传播真善美,传递社会正能量,使广大居民见贤思齐,在社区里营造了积极向先进模范看齐,对标先进,崇德向善、德行天下、文明传承的浓厚氛围。
作为城市北部的城郊大镇,西庄镇依托建设城市北拓承载区的有利契机,大力整合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建成集党群服务、文化惠民、文明实践为一体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公园),聚焦文明实践“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这一根本目标,106支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走进乡村大舞台,开展“戏曲进乡村 欢乐送基层”“广场舞大赛”等文化活动和理论宣讲、健康讲座、舞蹈、手工编织、书画等培训。同时,依托阵地和文化资源,广泛开展“好婆婆好媳妇”“韩城好人”等评选表彰活动,培育良好家风,引领文明乡风。
近日,中共渭南市委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命名表彰了2023年度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先进集体,其中,西庄镇荣获渭南市文明镇荣誉称号。
村民、社区、镇办,我市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道德评议会为平台,以加强“家风”建设为主线,邀请评选出的各类典型人物上讲台,在全市范围内广泛开展“道德讲堂”活动,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讲自己事、身边事教身边人”,推动移风易俗新观念。
在韩原大地上,越来越多的群众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在平凡的生活中书写一个个感人的故事,真正践行了“真、善、美”的传统美德,为全市广大群众树立了榜样,弘扬了社会新风。
积跬步至千里,积小流成江海。放眼如今的韩城,阡陌之间,乡风净、民风纯、思想齐、干劲足,移风易俗似春霖甘露,悄然拂进韩城人的心田。
(图片均为资料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