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正值花椒成熟采摘的黄金时节,市花椒研究所联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我市花椒主产区20多个示范点全面启动了花椒成熟期样品及土样采集工作。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我市坚持以“小切口”服务“大民生”,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列出重点民生实事项目,着力补齐民生短板,破解民生难题,兜底民生底线。从点滴小事入手,用一件件小事聚民心,用一桩桩实事解民忧,让百姓收获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实现“民声”与“民生”的“双向奔赴”。
秋高气爽,椒果飘香。时下,走进板桥镇板桥村澽龙蔬果产业基地,空气中散发着泥土的芳香和葡萄香甜的气息,日光大棚里,工人们正在挥汗如雨,给圣女果点花、掐芽,给豆角覆膜……开始新一轮的耕耘,奏响了蔬菜大棚内的“乡村振兴曲”。
今年以来,市公安局在派出所推行以建设标准化、责任清单化、发展智慧化为牵引的多项实打实举措,全方位推动派出所落实主防警务,有力提升基层防发案效能。截至目前,全市各类可防性案件发案数同比下降27.8%。
8月9日至11日,2024西安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博览会在西安国际会展中心成功举办。我市代表团在此次博览会上表现出色,荣获了“优秀组织奖”和“最佳展示奖”两项大奖。
日前,记者从市花椒产业发展中心获悉,为切实促进花椒安全及时采收、顺畅销售,我市发布《关于做好2024年花椒采收销售服务保障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确保花椒丰产、椒农增收。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系统部署,明确提出要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统筹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为纵深推进乡村振兴工作指明了方向。连日来,西庄镇党员干部群众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城郊区位优势为产业布局出发点和落脚点,聚焦镇村实际,因地制宜谋划特色产业,着力发展农业经济,促进村民增产增收。
8月10日是七夕节恰逢周六,市民政局婚姻登记处爱意满满“不打烊”。为了满足适龄青年在这个特殊日子里喜结连理的美好心愿,全体工作人员早早到岗,精心布置登记处,以饱满的热情迎接新人们的到来。
为深入推进移风易俗,破除陈规陋习,弘扬良好社会风尚,近年来,板桥镇积极开展移风易俗宣传活动,充分发挥“邻里帮”和清廉广场“周五开放日”等特色活动作用,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新理念,推进乡风文明建设。
韩城素有“关中文物最韩城”的美誉,如何做好文物古迹保护传承,赓续和传承文化根脉,解开韩城这座千年古城“向何处去”的文化发展密码,是当下的韩城面临的首要问题。在这样的文化命题面前,高晓增用古城状元府博物馆给出了自己的回答。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走进司马迁祠景区总能给人以厚重的历史感悟、深刻的精神指引、奋进的文化力量。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新时代文物保护工作方针,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思路,抓项目强基础,抓活化促保护,持续用力,久久为功,用新业绩新变化彰显守护文脉、传承文化、赓续文明的时代使命和责任担当。
今年以来,我市持续深化营商环境突破年活动,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聚焦十个方面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近日,市司法局、文化和旅游局分别召开党组(扩大)会议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结合司法行政工作实际,研究学习宣传贯彻落实措施。
产业工人是创新驱动发展的骨干力量,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近年来,我市把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作为推进“强富美特”新图景的黄河沿岸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的重要支撑和基础保障,持续完善思想引领、技能提升、作用发挥、支撑保障等方面体制机制,产业工人由“工”变“匠”步伐加速推进,走出了一条打造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产业工人队伍。
8月6日,在芝阳镇英村的花椒地里,镇工作人员与椒农就今年椒客需求量、椒客住宿等问题进行详细交流,并叮嘱椒农遇到问题要及时向村上和镇上寻求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