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正值暑假期间,篮球馆内17岁已经1米93的徐烨轩一个利落的三步上篮,篮球空心入网,获得场外众人的掌声,其中就有陪他训练的爸爸——徐鹏。8岁1米4的弟弟徐烨萌则举着篮球蹦跳着喊:“爸爸,该我了!”这个家庭的父子三人用篮球运动书写着关于陪伴与成长的故事,也成为全民健身浪潮中一个温暖的注脚。
作为传承保护中华优秀文化的典型村落,党家村是中国传统村落的典范,以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群和深厚的家族文化闻名遐迩。村史馆像一座“时光博物馆”,让村民的个体记忆融入村落的集体记忆,乡愁从此有了可触摸的载体。
“孩子放假在家,我开店平时也忙,社区这个暑期课堂真是解了燃眉之急!这里环境好、活动多,孩子既能交朋友又能长知识,我们也特别放心”7月31日,盘河路社区居民刘乔利说起社区的暑期课堂,连连称赞。
连日来,高温天气持续“霸屏”,户外仿佛一个巨大的“桑拿房”。在城市的大街小巷,有这样一群人的身影却从未停歇——他们是快递员,头顶炎炎烈日,将一件件包裹准时送达,用汗水保障着城市物流的“最后一公里”。
7月28日,清晨的阳光洒在韩钢专线的铁轨上,一辆内燃机车静静地停靠在站台边。张斌虎正在弯腰检查机车的制动系统,指尖划过一个个金属部件,眼神专注地与这台钢铁巨兽“交流”。
小李做生意急需用钱,找老张借20万元,并找到好友小王为其担保。小李、老张、小王酒足饭饱后,小王拍着胸脯:“对,张哥,我给他担保!没问题!”并在老张准备好的借条“担保人”处签了字。几个月后,小李生意失败,人间蒸发,老张找到小王索债。小王懵了:“钱不是我借的,我只是签了个名啊!凭什么找我还?”
7月29日,由市文化馆主办的“陕西筝乐首届公益培训汇演”在古城景区隍庙古街区举行。活动汇聚非遗传承人、筝乐艺术家及市民群众,共同见证陕西筝乐这一传统艺术在当代的焕新。
走进桑树坪镇王峰村村史馆,一幅幅泛黄的老照片、一件件承载记忆的老物件,静静诉说着村庄的过往与变迁。这里不仅是村民追溯乡愁的精神家园,更成为传承红色基因、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课堂。
近日,我市持续高温,热浪袭人,不少市民因高温引发身体不适,纷纷前往医院就诊。市中医院凭借其独特的中医诊疗方案、贴心的服务以及舒适的就医环境,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
近日,陕西省商务厅正式印发《关于认定首批“陕西省商旅名街” 的通知》,全省共有20个商旅街区脱颖而出,被认定为首批“陕西省商旅名街”,其中韩城古城史记文化街区成功入选。
不必翻山越海,也不必苦等假期。在韩城,一条180米长的青石板路,就能带你一口气打卡“鱼跃龙门”“金榜题名”“通天取士”三大人生名场面。这里,是全国唯一保存14世纪原貌的文庙——韩城文庙。今天,它用一组全新打开的“文化盲盒”,向所有想“转运”的人发出邀请:来,把你的故事写进历史。
近期,我市气温一路攀升,热浪席卷了大街小巷。持续的高温天气在考验着市民的同时,也带热了夏日“清凉经济”。冷饮、空调、防晒衫等各类防暑降温产品销量持续走俏。